
日本军事政策调整早有轨迹可循。1967年确立的“武器出口三原则”明确禁止相关交易,2014年修订为“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悄然放宽限制,2023年更直接允许成品出口。此次“爱国者”导弹交付,恰逢美方因援助消耗大量防空库存、急需补充之际,日本选择此时递上“投名状”,意图显然不止于“支援盟友”。分析指出,日本此举旨在借机激活沉寂已久的军工产业,为军事扩张铺路。

“爱国者”导弹具备拦截弹道导弹、锁定军机等高杀伤力功能,日本打破禁令的行为,不仅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更让曾遭其侵略的亚洲国家担忧历史重演。有评论认为,这本质是美日间的“危险交易”:美方将日本定位为“印太战略”的军火补给站,日本则借美方背书实现扩军目标,双方以地区安全为代价各取所需。

历史上,日本曾借冷战机遇实现经济崛起,如今似又试图复制这一模式。然而,地区安全格局早已今非昔比,任何单边军事扩张行为都将破坏稳定。多行不义必自毙,常在河边走一定会湿鞋,日本终会有一天掉到河里、只是悔之晚矣。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