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贝壳净利润下降三成:被多家机构下调目标价,股价半年多承压显著

  《港湾商业观察》张冰  近期,贝壳(02423.HK;BEKE.US)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净收入为231亿元(32亿美元),同比增加2.1%;净利润为7.47亿元(1.05亿美元),同比减少36.1%;经过调整的净利润为12.86亿元(1.81亿美元),同比减少27.8%,其中,经调整归母净利率为5.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1.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天河马新闻

  《港湾商业观察》张冰

  近期,贝壳(02423.HK;BEKE.US)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净收入为231亿元(32亿美元),同比增加2.1%;净利润为7.47亿元(1.05亿美元),同比减少36.1%;经过调整的净利润为12.86亿元(1.81亿美元),同比减少27.8%,其中,经调整归母净利率为5.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1.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

  营收小幅上涨的同时利润却大幅缩水,投行面对贝壳这样的企业可谓又爱又恨,一边继续看好,另一边悄然调低目标价,这背后隐藏更多的是对于公司经营前景的担忧。

  1

  净利大幅下滑,被多家机构下调目标价

  据公开资料指出,贝壳2025年第三季度未经过审计的财务业绩显示,总交易额为7367亿元(1035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存量房交易总交易额为5056亿元(710亿美元),同比增加5.8%;新房交易总交易额为1963亿元(276亿美元),同比减少13.7%。净收入为231亿元(32亿美元),同比增加2.1%。

  新房交易主要受制于房地产行业周期影响,交易额的下降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存量二手房相较于同期有所上涨,加上贝壳在租赁和家装等新业务的发展,整体而言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好坏参半。

  资料显示,贝壳住房租赁三季度净收入同比猛增45.3%至57亿元,并贡献了超1亿元的利润,成功成长为新的增长支柱。家装家居净收入43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兴业务及其他净收入为4亿元。

  但值得关注的是贝壳虽然营收小幅上涨,却难以掩盖净利润近三成的下滑。某知名地产分析师指出,“类似贝壳的平台公司,营收增长进一步说明企业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和市场占有率,而净利润下滑和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有关。尤其是二手房等交易的中介费和佣金等都呈现下行态势,会直接影响单笔业务的盈利水平。所以要客观看到市场带来的挑战。”

  对于贝壳而言,营收的增加肯定了其在租赁家装等方面的投入效果,但主业的萎靡不振才是净利润缩水的主要原因所在。就像一家饭店,受周围道路整修影响,进店客人少了很多,店主为了增加收入,加大了外卖业务,并把店门口的巴掌块地租给小摊贩。然而外卖看似红火实际利润极低且增加了新的物料成本,路边地块的租金收入不错但空间有限,整体上饭店总收入有所增加,但贡献主要利润的堂食却少了很多。

  星展银行认为,贝壳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住宅交易总额下滑导致营运杠杆减弱,是本季表现平平的主因。公司2025年第四季度指引未达预期,净收入与利润率预测偏保守。

  其给出的评级是,基于调整后交易总额及成本假设,下调贝壳港股2025至2026财年盈利预测17至19%。贝壳为房市复苏指标股首选,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由62.25港元下调至52.09港元。贝壳美股目标价由23.41美元降至19.36美元。

  招银国际则指出,尽管行业整体不利环境持续,贝壳核心房屋交易业务的市占率仍有提升,且运营效率有所改善。

  大和证券日前研报也表示,将贝壳港股目标价由56港元下调至46港元,并重申“跑赢大市”评级。贝壳当前股价水平呈现出具有吸引力的战术性买入机会。该行将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期下调19至37%,以反映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交易总额增长弱于预期的影响。此次目标价调整基于采用2026年预期每股盈利计算的23倍前瞻市盈率。

  中金公司也称,考虑近期行业基本面表现弱于此前预期,下调2025年和2026年收入预测5.0%/16.2%至944亿元/945亿元;基于收入规模下调以及运营杠杆的减弱,下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20.3%/19.6%至55亿元/70亿元。看好贝壳一站式居住服务平台的竞争力及发展前景,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尽管短期利润释放节奏尚存不确定性,看好公司降本增效的成果,以及主营业务及新业务的中长期盈利弹性,维持目标价25美元(将估值切换至2026年,基于30x2026ENon-GAAPP/E)。公司目前交易于19x2026ENon-GAAPP/E,对应55%的上行空间。

  2

  股价半年多跌三成,持续回购稳信心

  在资本市场表现上,今年3月中旬至今来看,贝壳港股股价跌幅在三成左右,公司业绩前景与现实价值投资形成冰火两重天。

贝壳净利润下降三成:被多家机构下调目标价,股价半年多承压显著

  为稳定投资者信心,贝壳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今年三季度,贝壳回购金额达2.8亿美元,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8.3%,创近两年来单季度新高,前三季度累计回购金额已达6.75亿美元。

  据悉,自2022年启动回购计划以来,贝壳累计回购规模达23亿美元,占启动前总股本的11.5%,并将回购授权扩大至50亿美元并延长至2028年。

  市场质疑声认为,贝壳被寄予厚望的新业务试点进展缓慢,从累计数据看,23亿美元的回购总额数倍于近年新业务的累计投入。这种资源倾斜或影响新业务发展速度。回购带来的股价短期稳定,本质上是用长期发展资源换取市场喘息,并未解决核心的增长动力问题。

  在行业仍普遍承压之际,面对新业务拓展或者说公司整体转型挑战,同时又兼顾投资者信心,这一平衡术并不容易。

  与此同时,据小红书及脉脉等博主晒出的聊天记录显示,贝壳近期将展开裁员,可能是整体员工的30%,赔偿N+4,相当于N+1加上3个月的年终,涉及产研、运营、中后台等多个部门。目前贝壳官方还未对该消息证实。

  3

  被寄予厚望的AI概念 依然需要继续打磨

  主业不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贝壳在中介、家装领域的发展趋势却还向好,前述地产分析师认为,其涉足此类领域,本身就已经逐渐打通了房地产买卖和入住等链条的各个环节。通过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品质,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

  但这实际上也对贝壳这样的企业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不但需要持续做好后续增值服务等内容。在租赁家装此类领域也都需要和“十五五”的新趋势进行结合,不断优化业务模式,促进业务和消费市场更好结合。

  如果想进一步发展或者说在惊涛骇浪中平稳过渡,客观环境难以改变,那就只能拓展新业务,并插上科技的翅膀,贝壳的这双翅膀就是AI算法的应用,拓展线上获客能力,提高线下沟通效率,放在饭店的例子里就是以技术的手段提升翻台率,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物理成本。

  面对房地产市场周期疲软,贝壳希望通过在AI应用方面实现突破,贝壳CEO彭永东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我们通过组织结构升级、流程重构及科技创新,持续探索业务提效和客户体验提升的路径。展望未来,我们将加速AI能力在核心业务场景的深度渗透,推进服务者和消费者体验的双重提升。”

  AI的概念不但在资本市场上颇受青睐,实际应用中也在不断落地,其在房产中介行业的应用,如智能推荐、自动化流程等,将显著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贝壳本身就具备比较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尤其是房源管理系统,通过此类技术布局,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竞争力。

  “尽管贝壳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当前其最迫切的就是如何把房源系统进行更自动化的管理,尤其是在二手房挂牌量增加、新房分销迫切性增加的情况下。”上述知名地产分析师指出。

  2023年四季度以来,贝壳研发费用投入连续8个季度同比有所增长;而自上市以来,累计研发投入总额达143亿元。“租赁业务已实现业务全流程智能运营,收房人效提升13%,AI节点审核时长降低96%。出房端实现AI智能托管和精准营销去化,年节省成本过亿。”彭永东在今年三季度业绩会上表示。

  客观而言,贝壳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持续性是值得肯定的,在企业营收水平上也得到了正向的反映,但是在主业黯淡的情况下,持续性的投入无疑对于企业经营将构成一定的压力。如何平衡新业务与亏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这也不小的考验。(港湾财经出品)

责任编辑:郝欣煜

天河马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evx.cn/5406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