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0日
- 星期四
天还未完全亮透,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灰蒙蒙的薄纱所笼罩,海与天在这混沌中难以分辨颜色。就在这时,阿什杜德这座港口城市被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无情地“捅穿”。那声音又尖又长,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钻进人们的脑子里,瞬间将所有的睡意搅得粉碎。
一、导弹基地的“幽灵袭击”:乌军无人机改写规则9月23日,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一处军事仓库陷入火海。乌克兰情报部门公布的画面显示,6辆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发射车和运输车被烧毁,残骸焦黑变形,连配套的铠甲-S1防空系统也未能幸免。
比如歼-35型舰载机在从“福建”号机库里转运、被升降机提升到飞行甲板上的时候,就有人注意到——歼-35型舰载机首次打开了弹舱,而且似乎弹舱里已经挂带了空对空导弹。这意味着歼-35型舰载机,在“福建”号上的运作和试验,已经到了比较高级的阶段,开始进行武器试验了。
关税成通胀“关键推手” 影响恐持续数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4日报道援引杜克大学与里士满联储、亚特兰大联储当日联合发布的《首席财务官调查》(The CFO Survey)显示,受访企业首席财务官们估计,其所在公司今年约三分之一的价格上涨可归因于关税。分析认为,若无这些历史性高额关税,美国今年的通胀率可能从当前的2.9%降至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水平。
波兰此前宣布无限期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而在王毅外长访问波兰期间,还承诺保障中欧班列的运行。然而,前脚刚答应,后脚就变脸,希望中国向俄罗斯施压。这样的“昏招”不仅让人捉摸不透,也给自己惹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久前,由于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合演习的担忧,波兰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这一决定不仅导致300辆装满货物的列车滞留,造成中国企业不可忽视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中欧班列的正常运作。然而,波兰的这一“保护性”政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国家安全,但实际上却透露出更多的地缘政治考量。
美议员史密斯在现场发表讲话时提到,中国的军事发展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并不针对其他国家。他承诺不再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强调中美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双方应该和平共处。这种态度转变令在场的西方记者感到意外,也让大家看到了中方实力带来的外交主动权。
在9月23日,拉夫罗夫带着沉重的外交任务飞抵纽约。他的行程并不轻松,除了参加第80届联合国大会外,他还准备与多国外交官进行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谈。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他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会晤,这将是双方首次面对面交谈,涉及乌克兰停火、中东局势及美俄关系的关键议题。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