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张雅婷
原本为了便捷推出的eSIM业务,实际办理体验却相当麻烦、甚至比实体SIM卡还繁琐?
上个月,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宣布eSIM手机商用试验获批,用户可以前往营业厅办理eSIM手机业务。eSIM(Embedded SIM)是一种数字化的SIM卡技术,它将传统SIM卡的功能直接集成在设备芯片中。用户无需插入和更换实体SIM卡,即可办理入网、换补卡、停机、销号等业务。
不过,这种新型的eSIM技术体验却让不少用户感到失望。近日,有多位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反馈称,在办理eSIM业务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包括办理流程繁琐、开设相关业务的营业网点少、业务人员培训不到位等情况。
“换eSIM卡主要是因为想用iPhone Air,个人觉得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普通用户没必要换。”一位来自杭州的eSIM用户向搜狐科技表示,国内eSIM业务确实不成熟,和实体卡用起来也没啥差别。特别是遇到出国、修手机的时候,eSIM比实体卡更麻烦。
来自北京移动的eSIM业务负责人向搜狐科技解释称,“猫池”是当前电信诈骗分子常用的设备,而eSIM技术本质上是把猫池体积缩小,集成到芯片上。运营商一系列的管控,都是为了安全考虑。
从目前用户对于eSIM业务的整体反馈来看,eSIM在国内要想实现广泛的落地和应用,依然道阻且长。
eSIM比实体卡还麻烦?
据了解,2025年1月,运营商就在工信部的统一的指导下,启动了eSIM手机业务的建设工作,10月份正式通过工信部验收并正式对外进行业务的发布。
据了解,eSIM卡以芯片形式永久内嵌在设备中,可以解决插拔卡的步骤,也有利于手机、手表等科技产品的轻薄化。此外,手机有卡槽容易进水,eSIM让手机的防水性更好。
有业内人士表示,取消SIM卡槽后,终端可节省30%的板级空间,为终端加载更多芯片、增大电池容量或实现更轻薄设计提供关键空间。其次,取消SIM卡槽能将终端的整体防水等级从IP68提升到IP69。
目前eSIM业务,主要包括入网、携号入网、补卡、跨区补卡,因为没有实体卡的制卡成本,所以eSIM免收卡费。
来自北京移动的eSIM业务负责人向搜狐科技表示,eSIM业务用户群体主要包括新入网用户、携号转网用户、本网想把实体卡换成SIM卡的用户,实体卡能享受的通讯服务,在eSIM手机上都可以享受。
“支持eSIM的手机必须是国行的版本,否则无法办理。这半年来,我们与苹果公司其实经常进行一些交互测试,涉及网络、服务等多个方面。除了苹果之外,其他的国产手机厂商品牌都会陆续支持eSIM。”
从办理流程来看,eSIM办理比传统实体SIM卡还要复杂。比如,如果实体SIM卡用户想“足不出户”,只需下载运营商APP进行选号,随后有快递员上门送卡,用户持有身份证配合验证就可以顺利办。
而目前eSIM的相关业务,必须要在线下营业厅进行办理。用户需要拿着eSIM的手机和身份证去线下营业厅,录入包括EMEI和EID两个串码,运营商会对手机合规性进行校验。
满足条件之后,系统会生成卡数据,以二维码形式展示在屏幕上,手机扫码进行下载就可以进行SIM卡的写入,也就是所谓的“空中写卡”。此外,用户若更换eSIM手机,也需携带新手机和证件到营业厅办理换卡业务。
作为对比,美国的eSIM用户只需打开运营商网页,进行选卡付款等操作后,就可以扫描网页上的二维码,激活eSIM卡,全程只需要十分钟且不用出门。
eSIM体验有哪些“坑”?
从10月eSIM业务推广以来,用户的真实反馈到底如何?
多位eSIM用户告诉搜狐科技,去了好几次营业厅才成功办理,遇到了办理流程繁琐、开设相关业务的营业网点少、业务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位上海的用户告诉搜狐科技,因为是异地“靓号”,所以工作人员要求出示3个月内有通话记录的3个号码,但自己平时手机只用来接听快递、外卖电话,所以第一次办理“无功而返”,后面第二次做好了相关准备才办理成功。另有一位河南的用户表示,前两次去营业厅都说系统故障,第三次才办理成功。
月月(化名)来自杭州,办理eSIM业务的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她告诉搜狐科技,“我买了二手的iPhone Air,准备办两张eSIM卡,第一张本地卡五分钟就搞定了。”
但是,在办理第二张异地卡时,营业员发现月月的手机一直提示办理失败。经排查才发现,手机里仍存有前机主的eSIM号码。 月月这才知道,原因是前机主办理了eSIM业务后,未在手机上注销该号码便直接恢复了出厂设置,导致eSIM号码虽仍存在于设备中,却无法显示和删除。
后来,月月联系手机前用户,让他把这个eSIM补成实体号码后,自己再去营业厅把第二张卡转成eSIM加进去,才算办理成功。“我的这个情况应该是存在于,手机前用户没把eSIM处理好,直接还原出厂设置,所以收到的时候里面是有eSIM卡但是不显示。”
月月也表示,如果要在国内长期/固定使用的话,其实eSIM没实体卡方便。“移动营业员也告诉我,特别是出国,或者手机需要维修的时候,eSIM有很多缺点。”
比如,国内一台手机最多可开通2个eSIM号码,这就意味着双卡用户在出国旅游的时候,需要额外带个手机办当地卡,或者给自己的eSIM卡买流量包,成本就高很多。
另外如果遇到突发事故,比如手机突然坏了,需要进行维修,如果实体卡拔出来换个手机装上就能“原地复活”、起码不会失联,但eSIM就没办法做到。
月月坦言称,“换eSIM主要是因为想用iPhone Air,一般用户没必要换eSIM,现在发展确实不成熟,和实体卡用起来也没啥差别。甚至,我去办eSIM业务都要去很远的营业厅,小营业厅都办不了。”
“eSIM相当于小型化猫池”
令不少用户感到不解的是,为啥eSIM只支持两个号码?为何办理流程如此繁琐、必须要在线下进行?
北京移动的eSIM业务负责人告诉搜狐科技,这些设计都是为了安全。“按照工信部要求,eSIM业务需要风险管控,因为电信诈骗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焦点问题。”
据了解,猫池(Modem pool)是一种可将传统电话信号转换为网络信号的通讯设备,支持多号码通话、群发短信及远程控制功能。近年来,猫池被大量非法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黑灰产业链。
北京移动的eSIM业务负责人解释称,猫池是一个实体设备集成了很多卡槽,上面有几十上百张卡,而eSIM的技术本质,其实就是把猫池体积缩小,集成到芯片上。
“如果不管控的话,不法分子可以写入无数个手机号。所以运营商做了一系列的管控,不让不法分子利用eSIM做违法的事情。”
事实上,eSIM在国外发展已经有不少时间了。早在2018年,苹果就在iPhone XR等机型新增了eSIM能力(除中国大陆),而国内eSIM手机业务发展相对缓慢,运营商只面向手表、平板推出了一号双终端、独立SIM(只能上网)业务。
之所以国内此前一直没有放开eSIM业务,还是因为实体卡是“一卡一号”,eSIM理论上可以实现“一卡多号”,甚至还可以远程配置号码,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来进行电信诈骗。
尽管目前eSIM业务已经放开,但为了保护广大用户的财产与信息安全,国内运营商仍制定了相对严格的监管措施。当然,这无法避免地为用户带来了不便,导致不少用户的抱怨。
面向未来,如何平衡用户便利与安全风险,已成为运营商无法回避的挑战。eSIM的真正普及,也必将与反诈技术的升级、行业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同步前行。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