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汽车业务首度盈利、高端化创新业务全面兑现 小米Q3业绩打破增长天花板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天河马新闻

汽车业务首度盈利、高端化创新业务全面兑现 小米Q3业绩打破增长天花板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1月18日,小米集团再次交出了一份刷新增长纪录的三季报。

  今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实现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第四个季度突破千亿大关,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激增80.9%,创下历史新高。

  前三季度,小米总营收已达3404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经调整净利润328亿元,更是超越了年全年总额。

  亮眼业绩的背后,离不开长期坚持不懈的投入。Q3小米研发投入91亿元,同比增长52.1%,前三季度累计投入235亿元,接近去年全年,预计全年投入将超300亿元。

  在“手机×AIoT×汽车”三大战略引擎协同发力、高端化战略全面落地的推动下,小米不仅展现出卓越的盈利能力和业务韧性,更以汽车业务首次实现单季盈利、全品类高端突破等关键进展,有力回应了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质疑。

  规模与效益并重 盈利能力迈上新台阶

  2025年前三季度,小米集团总营收达3404亿元,逼近2024年全年营收规模;经调整净利润328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利润总额,显示出强劲的持续增长动能。

  单季来看,第三季度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四个季度稳居千亿营收平台;经调整净利润113.1亿元,同比增长80.9%,超彭博一致预期12.6%,增长基础愈发坚实。

  具体来看,小米手机×AIoT分部收入841亿元,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60亿元,出货量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连续21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互联网服务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境外互联网收入3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劲增超19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季度交付量通过技改达到10.9万辆的新高。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说,小米要做“产业价值的贡献者”、“产业进步的推动者”,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引领行业,不主动打价格战、不盲目跟进价格战,而是以创新激活用户需求。

  事实的确如此,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小米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并未以牺牲效益为代价。

  三季度,小米IoT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23.9%;互联网业务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0.8%,毛利率维持76.9%的高水平;汽车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至25.5%。

  最引人瞩目的是,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经营收益达7亿元人民币。自2024年4月首款车型SU7交付以来,小米汽车在短短18个月内即完成从量产到盈利的跨越,远快于其他新势力车企的发展节奏,标志着小米汽车已建立起自我造血能力,进入高效发展的新阶段。

汽车业务首度盈利、高端化创新业务全面兑现 小米Q3业绩打破增长天花板

  今年前三季度,小米集团整体毛利率22.75%,同比提升1.69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22.9%,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反映出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提升的战略成效。

  小米始终坚持“不做价格战参与者”的定位,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升级,实现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创新业务收入猛增近200% 全品类高端化加速兑现

  本季度,小米高端化战略迎来阶段性成果,手机、汽车、大家电全品类高端化加速落地,在行业传统销售淡季,小米仍实现高端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以持续创新迎来硬核实力质变。

  智能手机业务在高端化战略的推动下,小米在中国大陆4000-6000元价格区间的市场份额达到18.9%,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9月发布的旗舰产品小米17系列开售首月销量较上代增长约30%,其中Pro与Pro Max机型占比超过80%,双11期间更是横扫各大平台6000元以上价位段销售冠军。即将推出的小米17 Ultra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催化剂,进一步巩固小米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方面,小米总投资超25亿元的武汉智能家电工厂10月正式投产,标志着小米完成了“设计-研发-生产-验证”的完整产业闭环。该工厂规划峰值年产能达700万台,将有力支撑小米高端家电的制造与交付,推动大家电业务向千亿规模目标加速迈进。

  截至9月底,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增长至7.42亿,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达1.87亿,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第三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达10.88万辆,创下单季新高,推动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200%。

  据了解,小米汽车北京工厂已实现双班满产,月产能突破4万辆。基于当前交付势头,公司此前已将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从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部分机构甚至预测有望冲击40万辆。

  随着汽车业务的加入,“人车家全生态”协同效应逐步显现,推动互联网服务收入攀升至94亿元,同比增长10.8%,毛利率维持在76.9%的高位。高价值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为互联网业务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汽车业务首度盈利、高端化创新业务全面兑现 小米Q3业绩打破增长天花板

  小米坚持“技术为本”,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为创新业务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小米今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达235亿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预计今年将投入超300亿元。大规模底层技术投入,驱动小米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全品类高端化实现突破并加速兑现,向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迈进。

  汽车/出海/高端化三重催化 协同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展望2026年,汽车业务、出海和高端化将持续推进,有望成为小米新的成长驱动力

  已获巨大成功的汽车业务,未来还是市场的焦点。随着产能持续爬坡、YU7等高端新车型交付放量以及供应链成本优化,小米汽车第四季度交付表现有望再创新高,将为汽车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目前,小米已在海外建立约300家新零售门店,覆盖东南亚、欧洲、拉美等重要市场。大家电业务今年正式启动出海,明年将加速拓展;汽车出海也已启动前期调研,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再造一个小米”的重要增长极。

  从手机业务站稳6000+价格区间,到家电产品ASP持续提升,再到汽车平均售价突破26万元,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已在全品类开花结果。这种协同进阶不仅提升了盈利能力,更推动了品牌价值的整体跃升。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9月30日,小米集团现金储备高达2367亿元,已为未来再次腾飞蓄力待发。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头部机构发布多份研报,持续看好小米的长期发展与成长性。

  高盛认为,从长远来看,小米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以及因规模和深度参与电动汽车供应链而产生的成本优势,将提升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摩根士丹利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电动汽车+AIoT”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小米的AIoT业务具有强劲的长期增长潜力。

  在汽车业务实现盈利、高端化全面突破、出海战略加速推进的多重驱动下,小米的增长曲线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韧性与活力。

  这份亮眼的三季报,不仅是小米硬核科技实力的证明,更是其未来增长潜力的预示。从智能手机到智能电动汽车,从中国市场到全球舞台,从硬件产品到全生态体系,小米正在以“技术为本、生态为基、高端为轴”的发展战略,不断打破增长边界,开启新的成长周期。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天河马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evx.cn/5317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